本站讯(通讯员 上官萌萌)为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尧教授应邀到数学科学学院就数学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进行专题指导,并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数学课程思政何位、何谓、何为》为题作报告。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常慧宾研究员主持报告,学院教师、师范生代表参加。报告前,副校长秦龙亲切会见了王尧教授。
报告会前,秦龙与王尧进行了会谈。他对王尧教授来校表示诚挚欢迎,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就我校数学学科以及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定位、目标进行交流,共同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推动两个学科的发展。

报告会上,王尧教授针对课程思政“何位、何谓、何维、何畏、何为”等问题,结合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和“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等指示要求。通过剖析概念内涵外延,提出教师要重视教学学术性,做到“四个提升”,丰富学科文化。讲座中,王尧教授结合数学专业课程,分享了挖掘、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例如,对于大一新生,引入华罗庚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从追求考分转变为学会学习;以复旦大学数学苏门三代六院士的故事为例,说明美育教育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这些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和价值观的熏陶。对于将来立志从教的同学,王尧教授鼓励他们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提升自身思政素养与教学能力,在未来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课堂各环节,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做好准备。

讲座结束后,王尧教授与师生就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工作进行了交流,为参会师生解答疑惑。本场讲座,不仅为我校数学教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也为即将踏上讲台的师范学生开阔了思路,对推动学院数学课程思政和师范教育质量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王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议专家,兼任江苏省数学学会监事会主席,中国高教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学会学生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数学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3部,指导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人。主持完成江苏省高校课程思政重大研究项目,在《中国大学教学》等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余篇。获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和江苏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摄影:夏然
部分照片由数学科学学院提供
编辑:张麦玲